家长频道

微信公众号

地址:青岛市崂山区苗岭路3号

电话:0532-58080865

邮箱:jinling@163.com

| 当前位置: 首页 > 家长频道 > 家长互联



诊断•启示丨我们的孩子期待着什么


发布时间:2020-05-12 浏览次数:


2020 年,一场来势汹汹的疫情让世界记住了这个春天。疫情之前,无论老师、家长还是孩子们,可能都会觉得“云端课堂”是“别的学校”的事,是“别人家”的事。“狼来了”只不过是“狼要来了”……如今,居家学习近三个月了,老师成了驾轻就熟的“一线主播”,再潇洒的家长也不敢彻底“甩锅”,家成了课堂,家长成了“助教”,还得完胜“大厨”客串“录像”扮演“同学”……跟孩子密切接触了数十个日日夜夜,家长们从未如此全面深刻地“参与过”孩子们的学习生活。在孩子的眼中,你是不是最美?孩子们对家长,到底有怎样的期待?

微信图片_20200512172354.jpg


微信图片_20200512172357.jpg



在这个特殊时期,作为全国“明校联盟”的 31 所学校之一,青岛崂山金家岭学校与北师大E 智慧诊断评估团队密切合作,开展了“新冠疫情防控期间居家学习”专项诊断。下面就让这31所学校的专项诊断大数据为我们拨开迷雾吧。

微信图片_20200512172408.jpg


1.7万多条学生主动留言形成的高频词标签云显示,“网络时代原住民”的零零后们,已经充分尝到了网络学习的甜头。作为“后援团”的家长们,不知道对此作何感想呢?

微信图片_20200512172411.png

家长支持度与学生全面成长关系


读图君,请细读以上雷达图,并回答以下问题:


居家学习期间,家长的支持度与孩子的全面成长呈现_________的关系。


没错的!雷达图清晰可见:居家学习期间家长支持度与学生的全面成长息息相关,基本呈现正比例关系,在10个观测指标上,家长支持度高的学生得分均相对高于家长支持度一般的学生!请特别注意两个绿色圆圈所示处,“主动、积极与家人沟通,维护良好的家庭氛围”以及“积极应对无聊、焦虑等负面情绪,让自己保持愉快而稳定的心情”两个观测指标中,家长支持度一般的学生与家长支持度高的学生之间的得分差异明显

微信图片_20200512172414.jpg


有人把孩子比作种子,那么,家庭就是种子赖以生长的土壤,家庭氛围便如同空气和水。家庭氛围是孩子成长的精神环境,它是无形的,却对孩子的一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良好的家庭氛围具有教育的力量,那是来自亲情的爱的力量!让种子沐浴在爱中,才能收获丰硕的果实。

微信图片_20200512172417.jpg

微信图片_20200512172420.jpg


美国心理学家认为,情商包括以下内容:认识自身的情绪;妥善管理自己的情绪;自我激励,能够走出生命中的低潮;认知他人的情绪,与人顺利沟通;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心理学家们还普遍认为,情商的高低对一个人一生的成功和幸福的影响甚至要超过智力水平。


“家长学校校长”敲黑板提醒——


做个好家长,成长无止境。家长们要处理好自己的情绪,给孩子们做出榜样,同时努力帮助孩子管理好自己的情绪,当孩子出现不良情绪时,家长通过改善自身的教育方式努力给孩子提供切实有效的陪伴和帮助。


情绪的修炼,“神兽”居家学习期间我们都过来了,还怕更猛烈的风雨吗?!

微信图片_20200512172423.png

学生的自主性与学生全面成长的关系


读图君,请细读第二个雷达图,并回答以下问题:


学生的全面成长和学生的自主性之间呈现________关系。


很显然,学生的自主性与学生全面成长的关系,如图所示,你已经读懂了,同样是正比例关系!值得注意的是:自主性强与自主性一般的孩子,在全面成长方面的差异点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1.保持健康的作息规律和生活习惯。

2.积极应对无聊、焦虑等负面情绪,让自己保持愉快而稳定的心情。

3.积极主动地与家长沟通,维护良好的家庭氛围(差异最大)。


发现没?2和3的差异点与上一雷达图显示的关系是一致的!也就是说:家长的支持度和学生的全面成长、学生的自主性之间呈-现-正-相-关!


那怎样才能称为家长“支持度高”呢?全天的陪伴、照料饮食起居、时刻叮嘱,甚至“唠叨”……这些能称为“支持度高”吗?孩子们想要怎样的支持呢?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微信图片_20200512172427.png

学生感受到的家长“对孩子良好生活习惯的提醒和示范”情况


来看上图所示数据——


1.  得分最高的一项:学生认为家长对于“个人和公共卫生”方面的提醒和示范做得非常不错。在这个特殊时期,这是必须滴必须。给家长们点赞,用实际行动为全民抗疫出了一份力!

2.  相对最低的三项:健康作息和生活习惯、科学用眼保护视力、积极做家务。


微信小姐姐野蛮猜想:得分最低的这几个方面,家长对孩子的“唠叨”肯定不会少,但是孩子的打分却不咋高,有没有可能是家长们以身作则出了问题?


以下追问,欢迎对号入座——


回想一下,要求孩子早睡早起,坚持体育锻炼的时候,你是否做到了呢?


为了孩子好习惯的培养,除了语言督促之外,你是否精心提供了方案,为孩子搭建“脚手架”,助他们一力,引导他们实施呢?


回到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在孩子良好习惯的培养上,身教重于言传;最好的家庭教育是父母以身作则,在点滴生活小事中,给孩子树立榜样。


教育是随时随地发生的,离学生最近的人往往会对学生全面发展起到重要影响,毫无疑问,居家学习期间家长与孩子朝夕相处,对孩子的生活习惯会起到非常大的影响,而良好的生活习惯则有助于孩子们自主性的培养。


在此我们回溯“学生的自主性与全面成长关系的雷达图”:是作息更规律、生活习惯更健康的孩子自主性都较高,还是自主性高的孩子作息更规律、生活习惯更健康?

微信图片_20200512172432.png

家长支持度—家长自我评定与学生感知的结果一致对比


在孩子的心目中,对家长居家学习期间提供的支持度持有何种观点态度呢?家长支持的究竟“够不够”?


读图君,请细读上图,家长支持度—家长自我评定与学生感知的结果一致对比,并猜想以下问题:学生感知到家长的支持度________(高?低?)于家长的自我感知。


我想家长们已经有了答案!那么,恭喜!您的辛苦付出,孩子感知到了!


问题来了,“家长自评”与“学生感知”间的差异又会带给我们哪些思考启示呢?


据传,居家学习期间,家庭大战、亲子冲突在各地轮番上演,究其原因不外乎,孩子认为自己已经做得足够好了,家长却认为还不够,于是,一言不合,“大战爆发”,家庭氛围“剑拔弩张”。其实认为自己足够好这并不是孩子的自我要求低,为自己辩解亦或者撒谎,只是因为孩子的标准与成人不一样!因此已从孩子成长为成人的大人们需要适当站在孩子的角度思考问题,适时穿越回到孩童时代,“别忘了自己也曾是个孩子”,这将有助于我们与孩子的“共情式沟通”,进而营造主动交流的家庭氛围。

微信图片_20200512172436.jpg


有些时候,家长给孩子的关心和帮助很多,孩子却“叫苦不迭”;也有些时候,家长认为自己做得还不够,而孩子却觉得“刚刚好”。那么,“有的时候”,家长的支持度是不是少一些会更好呢?


“家长支持度少一些”的前提是“支持”!偷懒贪玩、喊苦喊累是人的天性,小学和初中年龄段的孩子自律意识并不强,在自律没有建立的条件下,他律没有跟进,那么全面成长依然不容乐观。

微信图片_20200512172439.jpg


此次诊断中我们同时发现,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居家学习期间我的家长会恰当地关心我的学习与情绪起伏状况,与我有效交流”,该观测指标的得分伴随着孩子年龄段的增长,呈现递减的趋势。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们逐渐拥有了自己的思想,自己的观点,此时更注重家长与其沟通的“恰当”“有效”。故而,接纳不同年龄段上对孩子发展的“认知差异”,并基于此经营亲子关系,那么亲子关系会更和谐。

微信图片_20200512172442.jpg


我们再次回溯:自主性强的孩子和家长支持度高的孩子,在“主动积极地与家人沟通,维护良好的家庭氛围”中的得分明显高于另外一类孩子,因此,“倾听孩子的声音”“恰当与孩子沟通”“善于表达沟通”“良好的家庭氛围”在家庭教育中的具有重要意义!


每个孩子带着家庭的印记进入校园,学校教育中孩子获得的成长其实从来也没离开过家庭的力量,家校协同,真的不是一句口号而已。


疫情期间的居家学习,让家长不得不深度卷入这场和老师们一起陪伴孩子的教育生活中,让我们那么真实地发现:孩子眼中的家长没有家长们以为的那么“不好”,孩子真正需要的帮助不是家长们对学习的“强支持”,而恰恰是家长的良好行为示范和恰当提醒。


亲爱的家长,网课期间,你的家庭是孩子最近的学校,最近的课堂,你就是孩子最好的老师,最大的依靠。


孩子们期待什么?多听听他们内心的声音!

孩子们期待什么?请尊重“我已经长大”的事实!

孩子们期待什么?帮他们学习莫如提醒和示范良好的生活习惯!

孩子们期待什么?爸爸妈妈的好情绪!

孩子们期待什么?活成幸福的人,给他们一个安全的港湾!


请给孩子多一些理解,多一分包容,多一些等待。与君共勉。